我們都需要一張加密貨幣信用卡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長期活躍在幣圈的玩家,你大概也會有這種煩惱:要把加密資產變成現實生活中能用的錢,遇到各種令人頭痛的問題。
儘管透過交易所合法出金換成法幣可行,但手續繁瑣與稅務的不確定性以及每次轉換的「多重耗損」:常需要承擔 0.2% 到 2% 不等的手續費和價差損耗。
每一次「變現」都像在交一筆冤枉錢。等到實際拿來花的時候,你的幣早就被剝了好幾層皮。
持有加密資產,本應該是種享受,但在支用時反而變成了負擔——不只要承受幣價波動,還要面對現實世界對這些資產的不友善。
Ether.fi 信用卡
Ether.fi 最近推出的加密貨幣信用卡(Visa),就讓人感到非常興奮!
它不是市面上第一張加密信用卡,但卻是我第一次覺得真正打通了幣圈和現實世界隔閡的產品。
我覺得這張卡特別值得推薦給幣圈玩家,有兩個主要原因:
加密資產直接消費:不用再經歷繁雜的出金手續或稅務問題,你的資產可以直接拿來日常消費。對於推動 Web3 生活化而言,這真的是邁出了一大步。
低消費成本,甚至套利:不像其他的卡片可能會藏著高額損耗,Ether.fi 卡片本身的刷卡成本極低,甚至因為豐厚的消費回饋,實際上每一次刷卡都像是一次套利的機會。
在加密資產與法幣仍處於過渡階段的今天,Ether.fi 這類的信用卡產品不僅是一種實用工具,更象徵著一種價值觀轉變:這是一種對「金融自主」與區塊鏈「技術平民化」的期待。
💡 立刻從此註冊辦卡!
這辦卡連結是我的註冊推薦碼,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與說明,歡迎申辦!
從套利角度重新理解這張信用卡的價值
以下我從對消費者最「有利」的幾個角度,說明這張卡的價值:
套利 1:免手續費 + 即時回饋 = 刷卡不虧,還能倒賺
傳統加密卡(如 CRO)有三層損耗:幣轉法幣、跨境手續費、匯差折損
Ether.fi Cash 卡消費時磨損僅約 0.7%,而且可拿到 1% 回饋($ETHFI 或 $SCR)
→ 等於每次消費都「倒賺」,這就是套利
自己的刷卡實測,消費 49 NTD:
被扣款 1.66 USD
匯率約 29.52
另外回饋 0.18 SCR(約0.04USD)
消費下來匯率耗損為 0.03(比對台銀的賣出匯率),回饋0.04。
算下來刷完還賺 0.2% (0.01/49)
套利 2:刷卡前還在賺利息?這不是信用卡,是活存卡
使用者可將穩定幣資產(USDC)存入 Liquid,獲得年化 高達 11% 左右的 LiquidUSD
消費時可直接扣 LiquidUSD,免去「提領 → 轉換」的繁瑣與損耗
→ 意思是:資產不動也能賺息,刷卡時才轉出,利息賺到最後一秒
💡 EtherFi Liquid 是 EtherFi 平台所發行的流動質押服務,讓用戶可在 DeFi 生態中運用閒置資產,並獲得持續的收益。
套利 3:用鏈上資產換信用額度,DeFi 原生的「先買後付」
此卡預設的付款方式為「Drect Pay Mode」亦即消費當下,就會扣款你錢包中的資產。你也可以選擇信用模式(Borrow Mode),就能達到「先買後付」的效果。
資產放進錢包,就能抵押換得「先刷後還」額度(0% 利率)
無需信用評分、無需聯徵,信用來自鏈上的資產
→ 對加密資產持有人來說,這是鏈上原生信用機制的展現
→ 支付信用卡帳單時,才真正扣除費用,延長資產在 Liquid 中收益的時間
這就是你「不是在花幣,而是在套利」的真正含義:
過去:幣在鏈上、錢在生活中 → 兩邊割裂
現在:生活消費,就是加密資產的兌現與套利
Ether.fi Cash 什麼來頭?
Ether.fi 最初是一個以太坊上基於流動質押(liquid staking)的協議,讓用戶在不鎖倉的情況下參與與獲得以太坊驗證者的質押收益。
我最初關注到 Ether.fi,也是在研究如何讓自己的閒置 ETH 獲得收益。
作為一個強調去中心化的協議,它始終堅持一個核心理念:用戶應該對自己的資產擁有完全主權。
因此,Ether.fi 逐漸策略性轉型:從一個純粹技術導向的去中心化協議,轉變為一個以「體驗為核心」的 Web3 金融平台。
用戶整體體驗的路徑從:
活化閒置資產 → 尋找技術導向的去中心化協議
變成
刷卡消費 → 活化閒置資產 → 在 Ether.fi 可以活用以上解決方案
正如其官網大大地寫著:Save, Grow, Spend (
儲蓄、收益、花掉)
基於以上體驗為主的核心價值,Ether.fi 信用卡也很好地體現:
它沒有犧牲去中心化的原則,卻大幅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門檻。例如,使用者不需要手動處理 gas 費,也不需要理解區塊鏈交易的運作流程,甚至可以像傳統金融卡一樣直接入金與消費。
卡戶最關心的幾個問題,我來幫你解釋清楚
Q1:如何註冊使用?我需要付出什麼成本嗎?
你可以 從此註冊辦卡,辦卡不需要付出成本。
但需要通過身份認證,這也是金融領域中確保合規與風控的必要環節。
註冊後,你會拿到虛擬卡,我自己測試加入 Apple Pay 與 LinePay 都可以使用喔!
Q2:我不熟加密貨幣,也能用嗎?
註冊以後,相當於你擁有了一個 Ether.fi 錢包。你只需要將自己的加密資產軟入到錢包內,即可刷卡。
依據其介面預告,未來也即將支援銀行電匯儲值,轉帳進去就自動幫你兌換成穩定幣,用起來就像傳統行動銀行。
Q3:刷卡的資金從哪來?
你只需要將自己的加密資產軟入到錢包內,即可刷卡。
卡片背後結合多簽錢包 + L2 技術,可自動從你錢包扣款並處理 gas fee,一般用戶不須理會這些細節,也可以跟一般信用卡一樣直覺、流暢地使用。
Q4:到底是信用卡還是金融卡?
本質上這是 Visa 網路的信用卡,對於商家來說是一樣的信用卡收單流程。但對於消費者來說,體驗會更像金融卡一點。
此卡預設的付款方式為「Drect Pay Mode」亦即消費當下,就會扣款你錢包中的資產。
你也可以選擇信用模式(Borrow Mode),就能達到「先買後付」的效果。但即便是選擇 Borrow Mode,仍需要先有資產在錢包作為抵押。選擇 Borrow Mode 的好處是,可以使用 Liquid Staking 賺收益到最後一秒。
Q5. 對台灣用戶友善嗎?划算嗎?
本人目前測試買晚餐、買 7-11 都有成功!
但是 7-11 其實只接受特定銀行信用卡,後面幾次刷偶爾會失敗。
Q6:真的沒風險嗎?
風險來自三部分:
Ether.fi 服務本身的經營風險
若使用 Liquid Staking,收益來自 DeFi 投資,若底層協議出事可能有損失
若使用 Borrow Mode 功能,若抵押品是 ETH 等高波動資產,幣價下跌可能導致被清算
所以建議:不懂 DeFi、只想刷卡消費者,先用穩定幣扣款功能即可,並且轉入至 Ether.fi 錢包的資金也能小額嘗試,要花再轉即可。
如果你和我一樣,長期持有加密資產卻總被出金手續、稅務不確定性與價差損耗困擾,Ether.fi 推出的加密貨幣信用卡將是非常好的解決方案。
這張卡讓你無需繁瑣的出金程序,資產可直接用於日常消費,手續費低至 0.7%,並提供 1% 的現金回饋,實現每筆消費都能套利的效果。
此外,它結合了 LiquidUSD 流動質押功能,讓你可將穩定幣資產存入平台,享有年化最高達 11% 的利息收益。消費時才會扣款,讓你的資產能夠在消費前持續產生收益,真正做到資產利用最大化。
如果你也想像我一樣,讓加密資產發揮更多價值,不再只是帳面跳動的數字,歡迎立即註冊申辦,體驗全新的消費方式!
註冊申辦連結:https://www.ether.fi/refer/5a009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