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金錢是資源,不是目標
我們應該將金錢視為實現目標的工具而非目標本身。
舉例來說,當我們想減重的時候,會找到各種方法少吃、多動、早睡之類的。
如果有一餐我不小心吃太多了,只要設法運動多一點即可。我們不必去錙銖必較那一餐的卡路里。
金錢也是一樣,金錢的存在是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描繪出自己未來的藍圖,並且衡量如何用金錢去達成目標。如果不夠,就設法增長或節省即可。
甚至在這過程中你也能調整自己的目標,就像瘦 10 公斤實在太困難了,先瘦 5 公斤可不可以?
沒有不行呀。
只要你踏上自我實現的道路上,這種心態有助於自己更加專注於個人成長和長期發展,而不會迷失在汲汲營營的數字之中。
焦慮於沒錢,很多時候是並不是真的擔心資源不夠,而是你不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裡,只能一昧地貪囤資源。
我們不是為錢才活在世界上,而是為了過上有意義的一生才需要錢。
如果你時常覺得手上的錢不夠,那麼不妨回頭想想,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以下幾個是我針對金錢會去思考的命題,可供各位參考
金錢越多越好?
金錢需求的背後是什麼?
為什麼這對你很重要?
尤其第三個問題,多問幾次「為什麼」會讓你對人生與金錢有許多不一樣的看法。
金錢越多越好?
不一定,但有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
有錢不一定幸福,但沒錢有很高的機率不幸福
我們所要的不應該是毫無極限的「多」。
假設你今天突然撿到了一百萬,你並不會變成百萬富翁,你只是一個隨機撿到一百萬的路人而已。
這一百萬則會在各種機緣之下逐漸溜走,因為你並沒有留著錢的方法。
什麼意思呢?
例如你突然可以實現某種高消費欲望,例如買一台車,車子從落地起就開始折舊,甚至你要付出更高代價的保養、保險、稅費,結果這一百萬的現金不僅消失,還讓你的本金越變越少。
金錢越多越好,是建立在你懂得如何管理錢、用錢的基礎上。
而你擁有多少這方面的知識與技能,也決定你能支配多少金錢。而你對金錢的知識,則應該建立在你背後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因此核心的命題應該是,我「想要」做什麼事情,所以需要多少錢。
金錢需求的背後是什麼?
有些人可能用錢來購買奢侈品,也有人可能將其投資於個人成長、換取體驗,甚至是慈善事業。
金錢的真正價值不在於它的數量,而在於它如何被利用來實現個人的「慾望」。
有慾望不是壞事,但執著於慾望是壞事。
過分追求金錢可能會導致壓力和不滿,甚至疏遠了真正重要的人和事。
因此,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追求財富的目的,以及這些目標如何與個人的核心價值觀和幸福感相連接。
那麼,你所關心或想要的事情是什麼呢?試著描繪出來,越具體越好。
我的話可能是…
支持自己探索這個世界,可以多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與生活,滿足好奇心。
建立一個美滿的家庭,「可能」擁有自己的房產、寵物
能夠給予子女自由的教育,支持他們探索世界
可以花費資源讓自己變得更加健康,這包括建立正確、科學的運動習慣,以及健康均衡的飲食
為什麼這目標對你很重要?
去想想,End game 是什麼?為什麼你會想要有這些目標?
了解某件事情對自己是否重要,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確定:
反思個人價值觀:深入思考你最看重的是什麼。個人價值觀通常反映了我們認為最重要的生活方面,例如家庭、事業、健康或是個人成長等。
情感反應:當你想到某件事時的情感反應,可以是一個很好的指標。如果某件事讓你感到熱情、激動或深感滿足,那麼這可能意味著它對你來說非常重要。自己的情緒自己觀察,這是騙不了人的。
願意投入的時間和資源:我們傾向於將時間和資源投入到我們認為重要的事情上。反過來說,如果你只是想想卻什麼都不做,那麼這目標對你舉足無重
放棄的代價:考慮如果放棄這件事,你會感到怎樣的遺憾或損失。不僅要想現在,還要想想 5 年後、10 年後,放棄這個目標,你會不會覺得可惜?
尋求反饋:和可信任的好友討論,他們的觀點可以幫助你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但僅僅只是討論,切勿無條件聽取所有事情
這些只是了解自已過程的一環,你必須對自己完全誠實,才有辦法歸納出有意義的目標。如果不知道,那麼除了上面提到的問題清單,你必須花費全力去尋找。
繼續上述所聊到我自己的「金錢-個人目標」是如何形成的:
支持自己探索這個世界,可以多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與生活,滿足好奇心。
從小我就是一個求知慾旺盛的人,喜好文史哲,除了書面知識,也熱愛實際「體驗」來探索世界。
「體驗」需要花錢,但是花的方式也有多有少,多則長時間國外生活、少則旅遊,甚至也有更經濟的方式可以體驗,例如我年輕時試過沙發衝浪,完全不花錢的。
建立一個美滿的家庭,**「可能」**擁有自己的房產、寵物
我對家庭有渴望。可能因為我來自於一個充滿愛與支持的家庭,因此也會希望能夠傳承這樣的愛與生活。
擁有房產是一個重大的財務決定,對我來說不必要在青年、壯年時期去犧牲所有的現金流來擁有房產。因此我只列為「可能」。
(想養狗但比起金錢,更大的困擾應該是沒時間XD)
能夠給予子女自由的教育,支持他們探索世界
我希望如果未來有子女,我可以教給他這幾年我所了解自己、理解世界的正確價值觀。
可以花費資源讓自己變得更加健康,這包括建立正確、科學的運動習慣,以及健康均衡的飲食
我對世界還是有長期且正向的看法,因此要最大化自己存活於世界上的探索能力與生產能力,就需要保持健康。保持健康是有成本的,這讓我的生活費跟不選擇保持健康的人相比可能會比較高一些。
最後:終極的生活模式-平衡目標的生活模式
擁有一個清晰的人生目的能夠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財務規劃提供指引和動力。
當你已經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麼時,每一個行動和決策都會更加有意義和目標導向。
這不僅是金錢的累積,更是讓你實際「感受」生活更加充實和有價值。
你對生活的想像會決定現在所有收支的決定
…想要提升收入,你會盡可能地提升自己賺錢的能力
…想要儲蓄投資,你會盡可能地減少無意義的花費
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有挫折和困難。保持對目標的堅定信念和持續的努力就顯得重要。
每當達成一個小目標,別忘了給予自己肯定和獎勵,這不僅是對過去努力的回報,也是對未來旅程的鼓勵。
注意力在獲得時,你就會少計較代價了(也比較快樂,真的)
注意力放在自己想要的目標就好,如果什麼都想要,錢永遠不會夠的。